这些“伤心”的坏习惯 你中招了吗?

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。专家特别提示:大部分心脑血管意外源于不良的生活习惯,须尽量规避。

晨练时间过早

研究发现,清晨六点半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期,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张艳指出,冬季不要太早出门锻炼,每天保证散步30分钟左右为宜,注意保暖,随身携带药物。

总是宅在室内

不出来晒太阳,会使人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受到影响。研究表明,维生素D水平低者,血管内更容易堆积斑块,更容易患高血压。建议大家在早上10点至下午3点间伸展四肢,晒5~30分钟的太阳。

大量快速饮水

适量饮水是必要的,但过量、快速饮水,会迅速稀释血液,使血量大增,加重心脏负担,更容易使人出现胸闷,浮肿症状,甚至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。心脏不好的患者喝水要少量多次,千万不要一次快速喝大量水,以免加重心脏负担。

大量喝酒

虽然说适量的饮酒在有些情况下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,但是大量饮酒或者长期酗酒会破坏心肌细胞,引起心脏病发作。

不爱吃豆类

红豆、黑豆等都是富含蛋白质,又没有饱和脂肪的食物。它们还含有大量可溶性膳食纤维,这些纤维能将血脂清扫出去,因此,豆类是老年人保护心脏健康的最佳食物之一。

经常在闹市散步

研究发现,经过车辆密集的路段,会增加心脏病发作危险。经常在闹市散步,也会使人心情急躁,心率和血压会不同程度的升高。因此,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和冠心病的老年人,应该避免去闹市,避开交通高峰期出行。

午睡姿势不良

午睡宜采取头高脚低、右侧卧睡姿,以减轻对心脏压力,减少回心血量。老年人应该避免坐着或伏案打盹。起床时更不要突然起身活动,冠心病人也可以选择在心前区和胸部自我按摩几分钟后再起身。

长时间泡脚

心脏不好的人不建议长时间泡脚,也不要在过饱、过饥或进食状态下泡脚,因为泡脚会加快全身血液循环,容易出现头晕不适。泡脚还要注意保持水温略高于体温,不要超过40℃。老年人的泡脚时间以20~30分钟为宜,不要太长。心脏病、心功能不全患者、低血压经常头晕的人,都不宜用太热的水泡脚,也不可长时间泡脚。

 

 

(原文见《益寿文摘》总第3155期 张昕/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