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年人用药安全,马虎不得!
在生活中,我们都知道,老年人年纪大了就会难免出现多种病痛的情况,药物的不良反应也随年龄而增加,滥用导致的危害性也是显而易见的,因此,为保证用药安全,老年人更有必要了解一些用药的原则。
一、用药的时间
在服用药物的过程中大家往往最关心的还是服药的时间和剂量。我们人体的生理变化都会具有一定的生物周期性,所以我们利用时辰药理学确定最佳给药时间,从而引导临床合理用药,以达到增强药物的治疗效果,减少或者规避与治疗无关的不良反应,降低给药剂量,从而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。
二、服药的姿势
当我们在正确时间内服用药品时,常听有些病人抱怨:“我按医嘱用药,可还是不见效。”仔细询问后得知,原来很多病人是由于服药的姿势不正确,影响了药效的发挥。
下面为大家介绍几种药物的服用姿势:
1.由于大多数药片在服用过程当中易黏附在食管壁上,不但影响药物的吸收,更刺激食管引起溃疡(例如维生素C,硫酸亚铁等) 所以服用大多数药片或者胶囊剂时,都应该选择站立或者端坐的姿态。此外,我们站立吃药时有个习惯:猛仰脖子,把药片猛地咽下去,实际上这种方法也是不可取的。服药时,猛地一仰头,很容易呛水,特别是儿童和老年人。因此,服药时最好动作慢一些。
2.在服用骨质疏松药时(阿伦磷酸钠等) 要特别注意,不仅要站着服用,服用完还要再站半个小时左右,此类药物更易黏附在食管壁上引起溃疡,所以在服用时要特别注意,并且在服用药物的同时要饮用一定量的水,使药品尽快进到胃里。
3.一些降压药服药时最好采用半卧位,比如盐酸特拉唑嗪(马沙尼)等降压药、而缓解心绞痛的硝酸甘油应舌下含服,在服用这两类药物时,容易造成体位性低血压,在吃药后的半小时左右,由于头部一时供血不足会造成头晕的可能性,若病人采用站立姿势服用,容易晕倒。
4.在服用治疗胃溃疡的药物时需要在服药后静卧一小时,并且可以根据溃疡位置不同采取相应的卧位,此类药物的治病机理是药物与胃黏液中形成保护膜,覆盖溃疡面,以促进溃疡面的愈合。
当然,也有些药物比较特殊,需要患者刻意采取卧位姿势服用。例如,服用睡眠诱导期短的安眠药,患者应在服用后立即躺卧,以免发生意外。
(原文见《益寿文摘》总第3141期 李晖/文)